河北新闻网讯(纵览新闻记者 吴春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河北省以国家“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纲领,锚定“办好每一所县中”目标,创新构建“高校引领、优质辐射、全域联动”立体帮扶体系,破解县中“师资弱、管理散、质量低”难题,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的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协作、联动下好帮扶“一盘棋”
河北教育厅一直把振兴县中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子”。成立专项工作组,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同步建立“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动态督导机制,围绕办学水平提升、师资培训成效、学生综合素质等内容,动态跟踪帮扶进展,确保帮扶举措落地见效。在改善县中办学条件上省教育厅联系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协同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振兴工作,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扩大县中优质资源,缩小教育差距。除此,打通校际、城乡、高校与地方之间的壁垒,“手拉手”发展,“点对点”提升,组织专家团队对重点县中开展办学质量评估,形成“问题清单”和“改进建议”,有力提升了县中办学水平。省教育厅通过强化省级统筹、部门协同、三级联动,共同下好帮扶“一盘棋”。
百余所县中牵手高校、示范校打出帮扶“组合拳”
近年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等部属高校帮扶河北省多所县中,以托管帮扶、学科共建为切口,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教研活动和专题讲座的开展实施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河北省15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通过创新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委托管理、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等模式,对口帮扶196所县中,实现县中帮扶全覆盖。河北大学等省内28所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为78所县中开发选修课程,推动县中课堂教学创新。高校领航、示范辐射、科学补位等多维协同打破壁垒,打出帮扶“组合拳”。
帮扶培训为4500名县中教师注入“新动能”
两年来,省教育厅开展高中骨干教师培训、高中重点领域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省培项目,累计培训县中教师4500人,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名县第三中学、易县第二中学等5所县中成为首批河北省特色高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中学、肃宁县第三中学等6所县中成为省级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在学情分析、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县中智慧教育生态。此外,全省县中累计开设机器人编程、乡土文化探究等拓展课程1200余门。
坚持“帮扶输血”与“自主造血”双轮驱动,大力激发县中可持续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