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区域党校协作发展新路径,深化与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四地党校的合作交流,创新实施办学协同机制,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师资力量共享。坚持“人才共享·双向赋能”原则,在依托宁夏区委党校名师资源的基础上,盘活市级党校系统名师资源,牵头筹建“五市名师共享专题库”,遴选79名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纳入专题库动态管理。实行“需求清单+双向选派”模式,建立师资共享管理机制,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施展平台和跨区域交流机会,不断激发骨干教师跨市授课的积极性,有效破解基层党校师资不足问题。探索建立骨干教师互访互学机制,促进市级党校优质师资互派讲学、互促提升,中卫市委党校选派6名年轻教师赴银川、吴忠市委党校学习交流,系统学习借鉴教学方法和授课经验,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才。
教学课程共建。教学布局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用好党校基本培训课程资源,确保基本培训班次课程应讲尽讲、全面覆盖,推动基本培训提质增效。持续在创新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安排1名骨干教师与银川市委党校1名教师合作开发访谈式教学专题“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宁夏实践”,邀请2名市内青年致富带头人作为访谈嘉宾,在中卫、银川两地培训班次上分享联农带农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和工作成效。深挖本地特色资源,主导开发的“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中卫市荒漠化治理的实践与启示”“中卫市数实融合的实践与探索”等区域特色课程,纳入五市主体培训班次必修课,实现精品课程优势互补。
培训班次共训。坚持“走出去学、融进去悟、带回来用”,探索联合培训办班、异地干部轮训等共训机制。中卫、吴忠两地党校共同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在开展好理论课讲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地产业错位发展、互有亮点的优势,探索互相借力、取长补短的发展路径,组织学员跨市沉浸式学习双方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经验做法,帮助学员在互学互鉴中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以更实作风笃行担当。通过培训班次共训,搭起经验互通、智慧共享的桥梁,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促发展,切实将“走出去”的学习收获转化为“带回来”的实践动能,进一步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含金量”。
重点课题共研。锚定区、市“十五五”重点调研课题、宁夏第七批新型智库课题等,发挥五地市委党校教师专业优势,逐步构建联合攻关体系,选派3名教师与银川市委党校教师共同组建课题调研组,围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乡村产业振兴等内容,深入银川市兴庆区五渡桥村、金凤区盈南村、灵武市胡家堡村和中卫市沙坡头区鸣沙村等地开展跨区域调研,形成了《宁夏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助农增收路径研究——以宁夏为例》《中卫市以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等研究成果。与吴忠市委党校深化交流,互学互鉴科研课题申报及立项的好做法,形成各有侧重、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教学现场共用。整合五市开发的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实践现场教学课程,共享共用富有时代性、具有启发性、体现实践性的现场教学点和优秀教学案例,实现“一地资源、五市共用”。中卫市委党校将打造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场教学路线及以“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的中卫实践”“中卫市大力打造国际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做法与启示”“西部数谷——新产业、新动能、新未来”等为主题的现场教学点向其他四市开放,吸引银川、吴忠、固原三地340余名参训学员直观感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卫市委党校180余名参训学员赴吴忠市参观考察强村富民示范村——红寺堡区弘德村、利通区金花园社区等地,学习先进做法,持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作者:王文红 石泰雷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委党校(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