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耿小丑,女,1956年11月生,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穆村镇穆村村民。她二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和有智力障碍的弟弟,不离不弃,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曾先后获“桃乡好人”“最美深州人”“时代新人衡水好人”“时代新人河北好人”等称号。

铭记养育恩 真情践诺言
耿小丑幼时便被养母郑小偿收养。养母家境并不富裕,养父去世后,郑小偿独自承担着养育四个孩子的压力,从不将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耿小丑视为累赘。这一切,都被耿小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恩必报,有德必酬,郑小偿的恩情让耿小丑暗下决心回馈养母。20多年前,郑小偿因疾病瘫痪在床,她的亲生儿女或因病早逝,或疾病缠身不能照顾,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养女耿小丑肩上。但耿小丑与几十年前的郑小偿一样,主动撑起这个家庭,不论生活多困难都不曾怠慢养母。“养育之恩大于天,只要我娘有一口气,我就会一直照顾下去,这是我的责任!”耿小丑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细节显真心 谱写母女情
羊羔有跪乳之情,乌鸦有反哺之孝,耿小丑毅然扛起了照顾这一大家子的重担,不离不弃。洗脚、擦身、换洗尿片、洗衣服、拆洗被褥……无微不至的照顾,极大提高了郑小偿的生活质量。二十多年来,九十五岁高龄的郑小偿常年卧床,却从未生过褥疮等瘫痪者常见卫生疾病,这都得益于耿小丑的精心照料。
2018年,弟弟因病去世后,为给养母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耿小丑和丈夫将养母的老房子重新打扫整修,搬到家中与老人同住,方便随时照顾。耿小丑总说照顾老娘是自己的事情,不愿意给儿孙添麻烦,但她的丈夫和儿子儿媳都非常支持她的孝行。
耿小丑照顾养母的行为给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将孝心无形中传递给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耿小丑视力下降,弯腰不方便,儿子便代替她给姥姥修剪指甲,儿媳妇也主动帮忙,做一些清洗打扫的家务活,减轻婆婆的负担。
孝感动天地 家风感乡邻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耿小丑是个例外。面对需要精心照料生活起居的母亲,她从未发过一句牢骚,任劳任怨。她照顾养母的事迹感动着乡亲们,提起她来,人人竖起大拇指。家风正,则民风淳,在耿小丑的影响下,乡里乡亲相处和睦,不管谁家遇到困难,大家都热心帮助。
耿小丑孝老爱亲的美好品德,更是影响了村里的年轻人。人们争相向她学习,一时间全村敬老爱幼、互帮互助的风气蔚然盛行,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新风尚。(省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