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网安大队三级警长刘亚斌从警16年来始终战斗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冲锋在维护稳定的最前沿。他数次经历死亡考验,仅直面歹徒、短兵相接就达100余次,先后负伤20余次,累计参与破获各类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0余名。2022年5月7日,刘亚斌因连续加班突发疾病不幸殉职,年仅42岁。他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2023年1月9日,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楷模”。
2022年2月,刘亚斌作为全国公安机关的优秀民警代表,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仪式。公安部供图
“抓捕时我先上!”
刘亚斌先后在派出所、刑警队、国保大队、合成作战中心和网安大队工作。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急情况,他总是身先士卒。带队执行抓捕任务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抓捕时我先上!”
2013年,沧州渤海商厦发现了一枚绑着汽油桶的定时炸弹,当时的排爆工作由刘亚斌所在的单位负责。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刘亚斌带领同事不顾个人安危,用防爆毯裹着炸弹将其从四楼搬到了皮卡车的车厢中。他们刚刚撤离,炸弹就发生了爆炸,巨大的威力将防爆毯炸出一个大洞,皮卡车下更是被炸出了一个10厘米的深坑……事后有人问刘亚斌,你当时怕吗?他淡然一笑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只知道关键时刻,我得上!”
杨艳昭从2016年便跟着刘亚斌当刑警,两个人共同经历了很多惊险时刻。他还记得第一次跟刘亚斌抓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出发前看到他戴着手表,刘亚斌提醒道:“别戴这些东西,抓捕时容易伤着自己。”“斌哥有勇有谋。危难时刻,第一个往上冲的总是他。”杨艳昭说。
2019年10月的一天,在沧州市中医院后门,刘亚斌与一个追捕多时的涉毒犯罪嫌疑人相遇。他箭一般冲向站在马路边正挥手拦出租车的嫌疑人,猛地将其扑倒在地。嫌疑人拼死反抗,将压在身上的刘亚斌一下子掀翻,手脚并用向前逃窜。刘亚斌使劲拽住嫌疑人的腿,将他撂倒在地,再次扑过去用身体死死压住,两人激烈搏斗。增援民警和医院保安闻讯赶来,一起制服了犯罪嫌疑人。刘亚斌回家换衣服时家人发现,他浑身上下满是伤痕。
有一次,刘亚斌拦截一辆被盗抢的奥迪车,对方无路可走,直接撞向了他所乘的桑塔纳。桑塔纳被撞得车身严重凹陷,刘亚斌多处软组织挫伤……
还有一次,擒拿绑匪,刘亚斌的车险些坠入深沟……
多年来,刘亚斌一直冲锋在打击犯罪最前沿,因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带领所在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个人先后入选河北省公安厅“情报专家人才库”“信息战专家人才库”“反电诈专家人才库”,被评为全国刑侦情报研判能手、新时代燕赵政法楷模、河北省特等先进工作者……每一个称号的背后,都是他对公安事业的无私奉献。
“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再苦再累我们都值得!”
刘亚斌殉职的消息传出后,此前接受过他帮助的很多群众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他们不愿相信,亲人般的民警就这样突然离他们远去了。
刘亚斌在分局刑警队工作时,多次接到钱包失窃的报警,受害人有本地的居民,也有来此求医的病人,常常是医院还没有进去,手里的救命钱就被偷走了,受害人无助流泪的模样深深刺痛了刘亚斌。于是,刘亚斌上班处理日常工作,下班后就去人群密集、盗窃高发的地区寻找行窃的小偷。公交站台、医院走廊、小吃门店……他的足迹遍布辖区内外大大小小的场所。随着经验的增加,只要他出现的地方,一些惯犯都会自动逃得远远的。
“跟老民警相比,他没有底子、阅历、经验。”运河分局副局长胡伟这样评价,“他能很快进入角色,就是肯下苦功夫、笨功夫!”
2009年,城区街边有人手持印有电话号码的小卡片,见人就问:“要二手车吗?便宜!”类似小事按说很难进入刑警的“法眼”,他却留心了。他们真是卖二手车的吗?为啥只见卡片不见车?刘亚斌心里打了个问号。他随手要了几张卡片,空闲时就琢磨相关情况。没过多久,有群众拿着小卡片来报案:被骗了,交款后无法联系卖车的人,买的车更是没有着落。接警后,刘亚斌翻开之前整理出的密密麻麻的相关线索,很快就锁定5名犯罪嫌疑人,并分析出这伙人已回外省老家。刘亚斌和同事们立即行动,组织抓捕。
经过26天的艰苦侦查,他把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全部摸清。最终,该家族式诈骗团伙被他们一网打尽,涉案资金也被全额追回。这是沧州第一起全链条打击的电信诈骗案件。
“破不了案对不起受害人,更对不起身上的警服警徽!”
刘亚斌生前常说:“破不了案对不起受害人,更对不起身上的警服警徽!”他始终战斗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前沿阵地,对电信网络诈骗等侵财犯罪展开凌厉攻势,坚持用证据说话,每一起案件都要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14年初,公安部发现某网络投资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勾结某些网络软件公司,非法开发电子交易平台软件,在互联网上虚假注册交易网站,挂靠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买卖股票、期货或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投资。该团伙通过后台程序操控交易活动,诈骗受害人大量钱财。沧州市运河区某公司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根据公安部要求,沧州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侦办,刘亚斌具体负责该案侦办工作。经对案情仔细研究,刘亚斌提出侦查方案,带领案件侦办团队连续奋战3个月。最终,专案组抓获犯罪嫌疑人75人,冻结涉案资金8700余万元,最大程度维护了受害人的权益。
刘亚斌潜心研究信息化破案的理论,探索信息化破案新手段,先后牵头研发沧州汽车租赁业管理系统和多个信息化破案技战法,相继撰写、发表10多万字的案件侦破心得体会和研究文章,为攻克一个又一个重大疑难案件提供了有益参考,被誉为“铁手神探”。
刘亚斌为学生讲解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公安部供图
面对日益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刘亚斌注重在“防”上求创新、求突破。他发挥教师出身的优势,总结出电信诈骗类型及80项防范措施,并推出多项网上作战、信息化破案技战法,有效提升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实战能力。
刘亚斌通过多种形式,先后100余次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沧州师范学院等大中院校学生和辖区群众、离退休人员,现场讲解预防电信诈骗知识。他主动联系运河区26所小学,组织2.5万余名学生开展“我与家长一起学”活动,使每名学生成为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员,由学生向家中父母、老人讲解电信诈骗防范知识。该活动入选河北省公安厅“我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优秀事例。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各种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刘亚斌很早便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是未来侦查破案的方向,大数据是侦查破案的利器。为此,他潜心研究信息化侦查理论,认真学习先进省市信息化破案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破案手段,取得了丰硕战果。
2008年,刘亚斌通过对追逃系统的研究,发现一个被大家忽视的功能,于是他和同事们连续多日分析比对,一举比对出多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省厅获知情况后,专门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开展了在逃人员专项比对行动并将此做法常态化。多年来,刘亚斌以信息化破案新方法先后组织破获“7.16”电信诈骗案、“3.03”电信诈骗案,所破获的“6.24”系列诈骗案被省公安厅列为信息战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评比中进入前15名。
英雄未远,只是长眠。
“你爸爸去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了。”妻子赵晨光对小儿子说。手抚父亲的警徽,小儿子说:“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将来,我也想做一名人民警察。”
责任编辑:何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