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芳华如你。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300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杰出女性当选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其中有9位来自河北,她们以巾帼不逊须眉的拼劲在工作中力顶“半边天”,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贡献着“她”力量。
汽车驶过这道梁,原野四溢百合香。
美丽庭院在中央,大石砬是我家乡。
忙里忙外女村长,绘出七彩鲜花坊。
熙熙攘攘人来往,草原天路在前方。
……
这是大石砬村民原创的村歌《回乡》,歌词中的“女村长”,说的就是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喜玲。大石砬村位于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东部,过去是深度贫困村。
1975年出生的孙喜玲是土生土长的大石砬村人,2009年她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2016年,她牵头成立了九林种植合作社种植马铃薯,合作社吸纳了一部分村民、贫困人口加入。2018年8月,孙喜玲被乡亲们选为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初,她做好了思想准备:“作为女性,做工作一定存在许多困难,但是乡亲们都相信我能干得了,我就不能退缩,不能丢一个共产党员的脸。”
孙喜玲和技术员查看百合生长情况
孙喜玲上任以后,九林种植合作社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主动与贫困户对接实施帮扶联动,共吸纳62户、138名贫困人口入园务工。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的方式既拿租金又挣薪金,户均年增收40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依托省林草局帮扶优势,孙喜玲带领村干部经过多方调研考察,最终确定了“传统产业抓提升、优势产业抓增效、特色产业抓培育”的工作思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石砬村土质为肥沃的富硒黑沙土,且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很适合种植赏食百合。在孙喜玲的带领下,大石砬村赏食百合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至千余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也逐年递增。“去年百合种植规模千余亩,盆栽也有7000盆,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13.8万元,较2021年增长51.6%。”站在种植大棚里,孙喜玲脸上的喜悦就像是棚里盛开的百合花。
现如今,大石砬花海成为热度颇高的网红打卡地,村里出产的赏食百合及其他花卉市场认可度高,销往北京、山东、云南等地,收益可观。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跃升至12000多元,是5年前的6倍,百合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花。一系列生态项目也让大石砬村实现了资源增长、生态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过去的“脏乱差”村如今成为国家森林乡村创建样板,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今年初,孙喜玲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大石砬村也因此收获了更多关注。孙喜玲比以往更忙了,“这是荣誉更是压力,我将继续带领大石砬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侯军)
责任编辑:何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