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河北7处大遗址已全部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或立项
文章来源:河青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6-10 14:37:46
河青新闻网讯
近期,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河北省泥河湾、赵王城、邺城3处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燕下都、定窑遗址入选立项名单。而此前,河北省的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至此,我省7处大遗址已全部获准挂牌或立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今年6月10日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主场活动暨泥河湾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阳原县泥河湾遗址举办。图为活动现场,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刘海峰与河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向军为泥河湾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是河北省首批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泥河湾遗址群是世界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圣地,拥有世界著名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和动物群,自从1921年发现首批动物骨骼化石以来的一百年间,在此发现了数量巨大、分布集中而且文化序列连续的古人类遗存,迄今已经发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不同时期和新石器时代遗址380余处,其中百万年以上遗址就有50多处,是研究人类起源、演化和生存适应的关键地区,将中国及东亚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前至距今约200万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主场活动暨泥河湾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阳原县泥河湾遗址举办。图为活动现场。赵王城遗址公园位于邯郸市西南部。这里曾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宫城遗址,是同时代古城址中保存最完整和最好的遗址,196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赵王城遗址西城、东城为主体,同时兼顾现已对外开放的赵王城遗址公园。邺城遗址公园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这里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都城遗址,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曾先后在此建都,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邺城遗址公园,分为邺北城、邺南城和外郭城三部分,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重点保护区(文物古迹用地)和明堂园遗址区、核桃园佛寺遗址区、古柏遗址区等区域。燕下都古城位于易县,是战国最大的都城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燕下都作为燕国都城长达300余年,遗址内还出土了我国最大的战国时期铜铺首——透雕龙凤纹铜铺环(宫殿大门的门环)。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因宋时曲阳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遗址遗存十分丰富,现保存完好瓷片堆13个,文化层堆积厚达10余米,是中国制瓷历史的缩影和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考古和科研价值。定窑白瓷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美誉,其烧制技艺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揭开了定窑四大历史谜团:始烧于中晚唐时期;最繁荣时期在金代;再现五代、宋、金代贡御瓷器真貌;初步断定在元代定窑窑火未熄。定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主场活动暨泥河湾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阳原县泥河湾遗址举办。图为活动现场。元中都遗址原称“白城子”,位于张北县,是一座曾遗失600多年,1999年才又被发现的元代都城遗址,也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元代都城遗址。1998年,元中都遗址开始考古挖掘,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是我国元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对研究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学资料。2000年,元中都遗址被列入“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元中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古城遗址位于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由中山古城、中山王陵、军事驻防城以及中山墓区组成。该遗址于1973年被考古队发现。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中山国的政治状况、历史文化、艺术创造、生活习俗和思想意识提供了详尽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