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作者:张 力

2024-12-16 11:23:00 |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群众的口碑,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判定工作的“风向标”,是民心的真心流露,也是民意的真实表达,更是党员干部政绩观的直接体现。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只有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焦裕禄、杨善洲等同志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称赞,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二字铭记于心,把“为民”二字落实于行,心中念着百姓、精心谋事、潜心干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底色、公仆本色。口碑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群众的喜怒哀乐,也照见了党员干部工作的好与坏、对与错、成与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指出:“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都要义不容辞、坚决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坚决事不避难、坚决地改,绝不能急功近利搞“虚假政绩”,干事拈轻怕重,遇事推诿扯皮。要遵循“潜绩”与“显绩”辩证统一的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做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做好打基础、做铺垫、利长远的好事,真正做到“造福一方”。

  有的党员干部汇报工作时言之凿凿、滔滔不绝,给群众许诺也是掷地有声,但最后为什么还是没有赢得群众的好口碑?主要在于他们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没有真正扑下身子为民造福,时间一长,他们的所作所为自然经不起检验。群众的好口碑,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更不是靠党员干部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靠心贴心服务、实打实干事干出来的,是靠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斗出来的。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是一句口号,要想创造实绩,首先得坚持实干,要强化问题意识,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走出院子、迈开步子,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坚持结果导向,不能把“说过”当“做过”,用“做过”代替“做好了”,要多一些“马上就办”,少一些“等等再说”,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直到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一件件利民好事开花结果,从而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加持续。

  天地之间有杆秤,群众心里有本账。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抓实干,谁弄虚作假,群众心里如明镜一般,自有评判。当党员干部真心实干,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时,群众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给予认可和赞扬。相反,如果有人弄虚作假,欺骗群众,那么群众也会迅速察觉,并表达出不满和愤怒。因此,想要赢得群众的好口碑,就应该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和感受,在工作中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判,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把群众意见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硬标尺”,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对群众的抱怨之声、不满之辞进行深刻反思,及时校正个人思想和行为偏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工作丰碑赢得百姓口碑。

[责任编辑:王越通]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管:中共河北省委 指导: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 版权所有:河北共产党员网
关于我们 工作人员查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7 冀ICP备1301286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210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河北共产党员网观点。本站图片文字内容归河北共产党员网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咨询热线:0311-87802581   投稿方式本网法律顾问:陈淑琴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