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创新!保定推出10家人才飞地

2025-03-19 10:28:18 | 来源:保定晚报

  人才“飞”来尽其用

  “解渴”创新!保定推出10家人才飞地

河北华凯惠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研发基地内,研发人员正在工作中。

河北华凯惠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研发基地内,刘志敏教授(右三)带领团队攻关。

  3月14日9:30,上海市奉贤区东方美谷生物科技园区五楼,生物医药专家刘志敏教授正在查看实验数据。1200公里之外的保定高新区,占地37亩的河北华凯惠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凯惠合)一期项目紧张推进中。未来,刘志敏团队研发的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将在这里生产。

  “人血清白蛋白在临床治疗、药用、科研等领域应用广需求大,目前大量依赖进口。我们公司瞄准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研发和优化,在刘志敏教授所带团队攻关下,已经取得新突破。”华凯惠合董事长任春海说,秉持“研发在上海、转化在保定”的理念,企业在上海建立了研发基地。

  2024年12月,10家单位被保定市科学技术局授予“保定市人才飞地”称号,共引入专业研发人员129人,华凯惠合的上海研发基地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华凯惠合一期项目加速推进,总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年产2.6吨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未来有望年产百吨。

  人才飞地是指我市域内各级政府、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海内外创新资源丰富城市建立的以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创新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研发基地、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技术转移中心等跨区域创新创业平台。

  “人才不必为我所有,人才只要为我所用。去年,我市聚焦智能、低碳、健康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布局10家域外高质量‘人才飞地’,涉及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地,积极探索‘市外创造孵化+保定转化制造’合作新机制。”市科技局副局长齐宪会说,通过人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共享,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

  受益于人才飞地政策的保定企业不止华凯惠合一家,还有聚焦智能座舱,拥有座椅、内饰、外饰、橡胶四大产品群的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其人才飞地同样位于上海。2024年,该企业省内营业收入87亿元,较2023年增长17%。

  “上海研发基地专注于前瞻性技术研究,支撑产品技术储备、迭代升级,系统性布局新技术搭载应用,为我们各个工厂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该公司董事长张德慧认为,人才飞地这种创新的人才柔性引进模式,突破地域限制,实现高端人才与本地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建设创新保定新场景,提供强力人才支撑,齐宪会说,今年,我市将继续布局更多高质量人才飞地,除30万元至50万元补贴资金以外,每家人才飞地还可享受相应人才引进、申报项目支持等政策,实现人才与保定的双向奔赴。(本文图片均由戎昱摄)

  记者短评: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近年来,各城市之间掀起的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对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的保定来说,在创新资源丰富城市建立“人才飞地”,不失为一种选择。

  打破人才区域藩篱,以“人才飞地”为纽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飞地引才、借力创新”模式,集聚各类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进而实现人才发展在都市、科技研发在飞地、成果转化在本地。从保定的10个人才飞地看,成效渐显,未来可期。(记者邸志永陆征)

[责任编辑:刘迪]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管:中共河北省委 指导: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
关于我们 工作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 河北共产党员网 冀ICP备1301286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2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河北共产党员网观点。本站图片文字内容归河北共产党员网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咨询热线:0311-87802581   投稿方式本网法律顾问:陈淑琴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