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 赵金火 通讯员 谢福存)“老张,你们大周末的也不闲着,又来捡拾垃圾做好事啦!”中捷创业路旁边的店铺老板热情地打招呼。老张,本名张友峰,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中捷党员老兵爱心团队的队长。近日,中捷党员老兵爱心团队在友谊门前集合,在中捷创业路两侧开展捡拾垃圾、清理公交车站牌“牛皮癣”等志愿服务活动。碎纸片、垃圾袋、烂烟头、公交站牌上的小广告,被他们清理得干干净净。
看着忙碌的志愿者们,周围的商户对他们频频亮出大拇指。老张笑呵呵地说,“小事一桩,咱们党员老兵不就得为园区做贡献嘛!”对于党员老兵爱心团队来说,这样的“小事”可真不少。
不改本色,疫情期间显担当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捷党员老兵爱心团队的队员们第一时间自发捐款17000元交到园区防控办。在捐款捐物的同时,团队先后有30余人轮流值守,接力坚守在3个小区卡点长达116天。昔日把守营房的哨兵,现在又站在了防控卡点的“哨位”上。值守期间,队长张友峰每天早上7点准时来到执勤卡点查看值守情况;年逾古稀的入党积极分子朱宗友、老兵付文收、胡玉良纷纷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值守;队员张海云一家,从1月31日起,在女儿张慧萍开的饭店内做饭,每天免费为园区在黄骅东高速口检查点值守的25名工作人员送午餐,四菜一汤雷打不动直到卡点撤除。
初心如磐,志愿服务有温度
“付老,我在邮政银行这碰到一个大姐,电动车车胎破了。这大中午的也找不到修车师傅,您带上补胎工具咱们给她帮帮忙吧!”7月26日中午,党员老兵爱心团队队长张友峰打通了付文收老人的电话。
付文收,今年69岁,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街坊邻居中出了名的热心肠。老人有两门手艺,一个是理发,一个是修车。十几年来他一直坚持为大家义务理发、无偿补胎,甚至有些出行不便的,他还会提供上门服务。人家给他钱,老人总是一摆手:“啥钱不钱的,理发、修车就为了给大伙儿提供个方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付文收、张友峰几名退伍军人相互结识。几位热心公益的老兵聚到一起,一拍即合。于是在2015年正式成立中捷党员老兵爱心团队。
张友峰说:“我们都是受部队教育多年的老兵,虽然退伍了,但是军人的情结还在。我们成立服务队的初心就是想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为大家做好事。”就是这样朴素的想法,让中捷党员老兵爱心团队走过了五个年头。清理公交站牌、捡拾垃圾;慰问老党员、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看望老军人;免费为病人、老人理发……五年来志愿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只要有时间,队员们都会积极参加。
凝心聚力,传递爱的接力棒
发展到今天,团队已经有成员53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如今,成员已不限于党员和退役军人,只要热心公益的人员,他们都热烈欢迎。
最近,退役军人刘月杰刚刚正式加入团队。疫情期间,他看到党员老兵爱心团队的队员们天天在小区卡点执勤,被大家的热情无私所感动,自己也想为抗击疫情尽份心、做点事,便主动找到团队表明想法。团队研究决定:疫情当前,先“上岗”后入团。就这样,秋云小区卡点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守门员”。
这支党员老兵志愿服务队五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不图名利,不求回报,他们只是单纯地想做点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他们用奉献与坚持感动了许多人,也影响了许多人。
像大学生王艺筱、王治理,高中生朱美净、张哲文、刘瑞杰,小学生李昊瑞……都是团队志愿者的孩子,他们是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影响,积极加入团队参加公益活动,为团队注入了年轻血液。孩子们都说,在家长的引导带领下,帮助有需要的人,做有意义的事,自己特别充实和快乐。
志愿服务被誉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这群老兵们就是中捷产业园区一道美丽的风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让中捷这个地方更加温暖与幸福。
责任编辑:赵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