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彭锦帅) 3月20日,献县陌南镇15个村庄共建的“棚菜长廊”项目发展势头强劲:李谢村的“荟萃牌”小葱销售火热,发货的车辆一辆接一辆;贾刘店村的“乒乓球葡萄”挂满藤架,预订的电话接踵而至;孝举村的番茄迎来采收旺季,市场订单充足……这条“棚菜长廊”每天可为京津市场供应近百吨新鲜果蔬产品。
作为传统蔬菜种植镇,近年来,陌南镇以落实河北省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升级,打造了“棚菜长廊”项目。目前,全镇“棚菜长廊”项目涉及李谢村小葱、宋房子村小番茄、山秋村甜瓜等15个特色种植专业村的特色产品,全镇建成日光温室、连栋大棚等设施农业17155亩,蔬菜年产量达8.34万吨,年产值突破1.55亿元。
“我们村今年新增500亩冷棚,现在每天能出产小葱15吨。”李谢村党支部书记李兰增介绍,该村打造的“荟萃牌”小葱占据北京新发地市场三成份额,2000亩种植基地带动1500余人就业。其中,当地种植大户李建民建了4个棚,春季一茬就能收入5万元。
在宋房子村致富带头人李新华的12个番茄大棚里,工人们正将红彤彤的果实分拣装箱。“现在收购价大约是每公斤3元,这几个大棚今年一季度预计能给我带来45万元收入。”李新华说。
为助力蔬菜产业发展,陌南镇多举措完善配套设施,投资翻修拓宽了5个村的道路,方便蔬菜产品外运;改造提升了孝举、宋房子等村的温室大棚;进一步完善李谢村、贾刘店村的批发市场,建立起冷链物流体系。“现在凌晨采摘的番茄,中午就能摆上北京超市货架。”陌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玉泉说,如今,陌南镇通过发展“基地直采+冷链直达”模式,使农产品损耗率从15%降至5%以下。
此外,陌南镇还在各村同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全镇72个农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建成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1个、环京保供基地2个;陌南镇还鼓励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开展“进京参展”等活动,推动陌南蔬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如今,该镇的西红柿、黄瓜、甜瓜、茄子、葡萄等蔬菜瓜果颇受京津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我们将打造从种苗培育到农产品精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陌南镇党委书记仝炜说,随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陌南蔬菜将加速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