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阳原:泥河湾展览亮相国博“猎马神器”石球引热议

2025-03-21 17:27:16 |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赵晓刚 仝辉)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展览中的200余件展品里,来自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古人类化石及特殊石器备受瞩目,吸引了多家央媒竞相报道。这些展品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文物与环境保护局负责人孙永春给出了答案。​

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 图为游客在参观展览。仝辉 摄
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 图为游客在参观展览。仝辉 摄

  据孙永春介绍,在泥河湾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共出土了20件人类化石,涵盖从儿童到老年不同生长阶段的10余个个体,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许家窑人”。最新研究显示,他们生活在距今20至16万年前。伴随着大量早期智人化石出土的,还有丰富的野马及野驴化石,其中野马化石占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绝大多数,且集中在同一文化层。这表明许家窑人已掌握高度选择性的狩猎策略,野马成为其主要狩猎目标。这些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东方人类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演化的关键空白。​

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 图为游客正在参观。仝辉 摄
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 图为游客正在参观。仝辉 摄

  而在该遗址发现的特殊石器——石球,更令学界为之震惊。孙永春表示,专家推测石球可能是许家窑人用于狩猎野马和野驴的工具。其使用方式可能是用绳索捆绑制成飞石索,投掷出去击中动物身体或缠绕其腿部,极大提高狩猎效率。这意味着许家窑人已具备成熟的狩猎能力,因此他们也被称作“猎马人”。​

“猎马人”骨骼化石。阳原县委宣传部 供图
“猎马人”骨骼化石。阳原县委宣传部 供图

  狩猎野马这类高速运动的群居动物,说明许家窑人已形成群体协作的狩猎模式。最新研究还发现,许家窑人制作石球的工艺已趋于标准化。考古发掘的石球中,约80%的重量集中在500至800克,球形度指数达0.9,接近完美球指数1。通过仿制石球投掷试验,证实其在20米内命中率超70%,动能足以击倒野马。遗址中不仅有成品石球,还有半成品和毛坯,完整还原了石球制作过程,彰显许家窑人制作石球的标准化、规模化特征。​

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图为展出中的石球等展品。仝辉 摄
近日,“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火热展出。图为展出中的石球等展品。仝辉 摄
泥河湾“猎马人”狩猎模拟场景。阳原县委宣传部 供图
泥河湾“猎马人”狩猎模拟场景。阳原县委宣传部 供图

  此次展览全面展现了泥河湾遗址群的丰富内涵,让参观者得以领略古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感受泥河湾这片古老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刘冬明]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管:中共河北省委 指导: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
关于我们 工作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 河北共产党员网 冀ICP备1301286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2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河北共产党员网观点。本站图片文字内容归河北共产党员网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咨询热线:0311-87802581   投稿方式本网法律顾问:陈淑琴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