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日报 记者申 萍 通讯员韩 璐
3月19日,青县清州镇柳河屯村村民张秀明来到自家麦田边,只见麦苗已经返青,麦田里的技术人员正进行管护。“惊蛰过后农事忙,搁在几年前,这时忙得团团转。可如今,从种到收再到销售,都有‘专人’替俺们忙碌。”张秀明说。
张秀明说的“专人”是青县农旺青农发展有限公司人员,去年他把家里的两亩地托管给该公司,自己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可以再做些其他力所能及的零工。
柳河屯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除了张秀明,还有很多村民琢磨着“把种地这件事变得更加省心、省力”。村“两委”班子在听取民意基础上,走访了一些有成功经验做法的村庄,摸索适合本村的“土地托管”模式。立足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手,柳河屯村成立了青县农旺青农发展有限公司。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村民将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委托给“青农”。
“通过集中采购、标准作业、统一服务、订单收购等,能有效降低农业物化成本和生产作业成本。”柳河屯村党支部书记张桐君说,村民通过申请入“托”或直接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工厂上班或经营自己的事业。这一模式,真正帮助村民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如何增收”等一系列问题。
去年,“青农”实现“土地托管”300多亩,每亩地收取1000元到1500元的托管费用,每亩利润在10%左右,全年公司实现收益4万多元。今年,托管土地预计再增加100多亩,全年收益可达6万元。
“村集体的‘钱袋子’有了积蓄后,我们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每年从集体收益中按比例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张桐君表示,下一步,柳河屯村将继续完善托管模式和服务机制,全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