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霍飞飞)近年来,邱县围绕打造一流县域营商环境目标,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拓展涉企服务渠道,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夯实末端落实保障,以涉企诉求闭环服务为抓手,探索构建“12+3+3”工作体系,创新问题收集、分层负责、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充分叫响“有邱必应”营商服务品牌,真正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拓宽十二个渠道,集成涉企诉求“问题池”。秉持“有难主动上前,无事坚决不扰”,一站式集成涉企“问题池”,下好助企服务“先手棋”。先后设立、整合12个问题收集渠道,其中走访、调研类渠道9个,即企业家面对面恳谈会、第三方营商环境调查、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流动服务团、县级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政银企对接会、营商环境“吐槽会”、人大四项联动机制、全国营商环境监测点等;投诉、举报类渠道3个,即“事办不成找我”窗口、12345服务热线、营商环境投诉监督电话和邮箱等,全面畅通与企沟通渠道。
为避免走访过多、过频干扰企业或部分企业走访不到,造成“旱涝不均”情况,全面梳理县内企业底单,统筹安排部门深入企业走访,并对全县1万余家企业印发“连心卡”,确保联系企业全覆盖。全县共收集营商环境问题118个,已办结111个,办结率94.07%。并综合运用会议座谈、实地走访、调查问卷、扫码收集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问题,深入了解情况,精准解决问题。先后对老旧小区改造、企业招工困难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形成8份高质量调研报告,供县委、政府决策参考。
建立三项机制,实现涉企诉求“快响应”。秉持“责任自觉扛在肩,事不办完不收兵”,打造“快速相应、高效办理”扁平化服务矩阵,优化问题解决“服务端”。12个渠道牵头部门负责各口问题收集、交办和盯办;各职能部门及企业包联部门负责具体问题整改提升落实;县营商办牵总负责整体涉企问题梳理汇总,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形成报告,同时对推进缓慢的进行督办。
为破解涉企问题涉及多部门时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研究出台《邱县营商环境问题会商处理机制(试行)》;涉及多部门难协调问题,由职能部门或企业提请,营商办负责召开专题会议会商协调;经会商仍无法解决的,逐级提请县委、县政府,直至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共计6个企业或部门提请会商问题7个,办结6个,正在推进1个。
邱县还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制度》《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去年以来,全县建立完善各项制度14个,切实做到解决一类问题、建立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
采取三项措施,形成诉求解决“闭环链”。秉持“寒冬腊月总有我,春暖花开不用谢”,建立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督促问题解决“高质效”。严格执行“T+0+1≤1”抓落实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当天交办给末端落实单位,具备1天办结条件的问题1天之内解决到位,1天解决不了的,制定解决方案,承诺具体办结时限,尽快办结,最长不超过1个月。对因法律法规、政策限制等原因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企业做好解释说明。
邱县坚持对收集的涉企问题推进落实情况实行抽查回访,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并对工作敷衍应付、服务不到位、问题不解决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确保问题解决到位。累计向各相关部门下发督办卡40余次,印发通报12期。
同时,强力整治执法乱象,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切实发现整治“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小鬼难缠”“暗箱操作”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开展营商环境督导检查12次,制作营商环境警示片5期,为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底线、规范用权,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