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廊坊市制定《廊坊市元旦春节期间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决定组织实施“门前三包”、流动摊点、停车秩序、城市公共设施、夜景亮化、节日氛围、环境卫生7大整治提升行动,打造整洁、规范、有序、干净的城市环境,让广大市民在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度过元旦和春节。
“门前三包”整治提升行动。动员沿街门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一次全面的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确保房前屋后及周边公共区域整洁干净,无卫生死角和杂物堆积。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杜绝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沿街晾晒等违规行为,保障道路畅通、环境整洁美观,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流动摊点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对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学校周边、车站等人员密集和流动摊点高发区域管理力度。科学调配执法力量,增加巡查频率,综合运用错时执法、联合执法的方式,整治流动摊点占道与乱摆摊点行为,保障道路畅通和行人安全。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与市容的区域合理规划便民疏导点,引导摊点规范经营。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与监管,确保经营场地整洁、设施摆放整齐,维护良好市容秩序。
停车秩序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停车管理执法,强化“城管+交警”联合执法体制,加大对违规停车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引导市民群众文明停车,自觉做到车辆入位停放、统一朝向。针对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僵尸车进行清理,重拳打击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强化道路两侧公共停车区域的卫生清扫与保洁,确保停车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与停车体验。
城市公共设施整治提升行动。强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日常巡查保护,建立健全规范化、常态化的巡查制度和巡查台账。重点聚焦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设施等各类公共设施,加大巡查频率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破坏公共设施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共设施安全与完整。对于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公共设施损坏问题,迅速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复和处理,确保公共设施始终处于完好无损、正常运行的状态,为市民和游客的出行、休憩提供便利条件,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夜景亮化整治提升行动。结合节日氛围,在城市主要街道、公园、广场悬挂灯笼、串灯、投光灯,搭配中国结、飘带鼓等装饰物品,全方位提升夜景亮化品位,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全面检修全市道路两侧包括地灯、盆景灯在内的照明设施,力保亮灯率超98%,保障夜间出行照明充足。同时,加强对桥梁、建筑物组团等亮化关键节点的夜景灯光维护与管理力度,保障夜景灯光设施稳定运行,展现城市美丽夜景。
节日氛围整治提升行动。以促进经济、强化消费导向为目标,在市区各大公园组织开展花会、新春灯会、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利用集贸市场、展馆展厅,举办大型迎春购物节,浓厚节日氛围,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的节日环境。
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加大环卫清扫作业力度,增加清扫作业频次,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清扫作业时间,特别是在人流、车流高峰期加大保洁力度。重点聚焦主次干道、商业街区、旅游景点、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精细化清扫保洁作业,确保道路保持整洁干净,无垃圾堆积、无卫生死角。加强市区公厕日常管理维护,高标准落实清扫消毒,保证内部干净无异味。两节期间主城区公厕24小时开放,合理安排人员值班,及时补充用品,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求。(记者盛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