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徐帅 张致铠 阴杰)12月18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发布会,邀请张家口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张家口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核心城市,也是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当前全市正在打造京津冀算力枢纽核心区、京津冀数产协作示范区、数字服务产业集聚区、算网协同示范区、算电协同先行区,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算力规模,全力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张家口发展大数据产业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明显的区位优势。张家口毗邻北京,是京、津、冀、蒙算力廊道的第一节点,与北京海淀中关村、西三旗等互联网大厂距离最近、通勤最便利,融入了首都一小时“经济圈”,是承接北京算力需求外溢和关联产业协同协作的首选之地。
适宜的气候条件。张家口全域年均气温7℃,坝上地区低于2.6℃,空气湿度小,质量优质,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自然冷却、延长服务器使用寿命,是数据中心天然的“散热场”。投运数据中心PUE值1.25左右,节约能耗40%,是建设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的首选之地。
充足的绿电资源。张家口市是唯一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绿电资源丰富。全市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520亿度以上,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正在打造国家级低碳数据中心集群和算力与绿色电力协同发展示范区。
完备的网络设施。河北首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开通运营,三大运营商均具备800G以上一级直连北京能力,与北京之间网络时延两毫秒以内。同时也是全国110个千兆光纤城市之一,被列为国家大科学装置“未来网络”核心节点,有效支撑“算网协同”。
优良的政策环境。张家口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河北省将新能源和大数据列为张家口两大主导产业,省级层面出台了《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方案》和《张家口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张家口市也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落实方案》《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张家口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坚实的基础,势头强劲
产业布局日臻完善。围绕打造“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在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张北云计算基地、宣化装备制造与数据存算基地三个“起步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经开数字服务产业基地,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一廊四区多园”发展格局。
集群优势日益凸显。张家口域内已建成投运的数据中心项目30个,上架标准机柜37万架,投运服务器160万台,算力规模达2.49万P(其中通用算力0.724万P,智能算力1.766万P)。4个项目入选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示范项目;6个项目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国家发改委认定的12家数据中心骨干企业中有9家企业已在张家口市落地。张家口已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先后被评为“东数西算”标杆、算力高质量发展先锋等荣誉称号。
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依托数据存储和算力优势,加快发展大数据装备制造、大数据研发应用等上下游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软通动力、竞业达、鸿联九五、哈啰出行、中国网库等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先后落地。制造业方面,宝德数坝、河北乐宁、易特数字、英维克等项目相继投产。目前,已经具备年产服务器20万台、PC机24万台、机柜3万台、空调制冷设备2000台套、服务器回收60万台的生产能力。
张家口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可期
以优势聚规模。持续优化存量,科学布局增量,逐步构建起步区和拓展区高效协同的梯次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形成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边缘算力等多元算力供给体系。在持续提升算力规模的同时,加快算力调度平台建设,落实好2个国家级算力监测调度和算电协同试点任务,在“东数西算”、京津冀蒙算力廊道建设中领跑争先,贡献张家口力量。
以规模聚生态。全力推动算力产业创新生态,积极争取承接北京算力需求外溢和项目转移,推动存储、网络、机电设备的组装和制造业发展;推动数据标注、数据外包、数据分析等业态发展,拓展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场景,通过持续的生态培育,做优做强产业链条。
以生态赋新质。聚焦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加快实施数字政务服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20个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领域的研发应用,开发垂直行业大模型,促进数据赋能千行百业,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