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区黄骅市后仙庄村党支部: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4-11-27 17:05:05 | 来源:沧州日报

  沧州日报 记者 康学翠

  11月24日,早饭过后,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村民文化广场上,人声渐起。广场对面是黄骅面花非遗工坊,工作人员早已忙碌起来,和面、揉面、磕花、蒸制……不一会儿,一屉鱼、兔、元宝等造型的面花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后仙庄村有村民289户,漫步村庄,房屋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村庄的变化,村民有目共睹: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修建了文化广场,打造了乡风文明一条街;实现了江水户户通;修建公厕1处、小型污水收集池18个,设置垃圾箱95个,实现了环卫一体化。

  这些变化,得益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上任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定下“堡垒强起来,环境美起来,钱袋子鼓起来”的目标,推动村庄驶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按照“党建引领、网格覆盖、服务为先、优化治理”的思路,后仙庄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调解矛盾纠纷、清理环境卫生、开展便民服务、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纳入网格。村党支部书记联动3名网格长和6名网格员,为村民解决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生活困难等问题,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环境好了,民心齐了。村“两委”班子成员把更多精力放到带领村民致富上。后仙庄村有耕地4800亩,其中大部分种植旱碱麦。这些年,随着小麦逐步稳产、增产,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旱碱麦深加工。

  去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到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并在村里建起黄骅面花非遗工坊。据了解,面花非遗工坊由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不仅加工销售面花,还注重传承面花制作技艺。不少村民参加过面花非遗工坊组织的公益技能培训,村民张敏就是其中一员。她爱做面花,每年临近春节,都会给亲戚朋友蒸制,并一直想建个面花加工坊。在面花非遗工坊,她不仅学到了专业的面花制作技艺,还了解了面花的市场需求。

  今年,渤海新区黄骅市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仙庄村的土地被列入其中。项目内容包括土壤改良,毛渠、斗渠、支渠清淤,新建排水泵站和水肥一体化喷灌区,这些项目完工后,届时将大大提升土壤盐碱治理能力和抗击水旱灾害能力。

  科技创新,让盐碱地焕发生机活力,也让后仙庄村民干劲儿更足。王志亮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多种粮、种好粮,依托工坊搞好旱碱麦深加工,延伸旱碱麦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温学迁]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管:中共河北省委 指导: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 版权所有:河北共产党员网
关于我们 工作人员查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7 冀ICP备1301286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210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河北共产党员网观点。本站图片文字内容归河北共产党员网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咨询热线:0311-87802581   投稿方式本网法律顾问:陈淑琴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