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
“隐性饥饿”是指有的人虽然一日三餐吃得很饱,但体检时却发现机体营养不良,无法保证正常营养成分吸收而导致的饥饿症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些地方也有类似情况。对此,要从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成效上下功夫,警惕“隐性饥饿”现象。
提供干部教育培训“自助餐”,坚持合理搭配,确保营养均衡。“供给”与“需求”是干部教育培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加强对干部队伍实际状况的调研,全面精准把握干部队伍存在的思想问题,只有清楚地知道干部想“吃什么”,才能因地制宜“做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弱什么就强什么。对刚刚走出校园的干部,提供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的“入职套餐”;对年龄大的干部,提供新形势、新知识学习的“营养加餐”;对专业化要求高的岗位,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会餐”。要坚持以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为出发点,以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为核心,探索出适合本地的系统科学、与时俱进的培训课程体系,让干部教育培训焕发新活力。
推出干部教育培训“特色餐”,实现品种多元,确保色香味俱全。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是要让基层干部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要根据基层干部的工作特点,打破“大锅饭”培训模式,适时推出品种多元、形式多样的“特色餐”,坚持“理论餐”与“实践餐”相结合,“历史餐”和“现代餐”相结合,“网络餐”与“线下餐”相结合。要多开设沉浸式的“情景课堂”,把教室挪到村居院落,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真正把新思想、新论断讲具体、讲生动、讲通透,让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特色餐”既好看又美味,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活干部教育培训新动能。
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营养餐”,预防营养不良,确保消化吸收。干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教育培训的“营养餐”能否消化吸收,成效如何,最终还要在工作实践中去检验。要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营养不良”,常态化开展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培训。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把有潜力的干部放在矛盾问题集中的岗位,放到艰难险重的任务中去,以干代训,磨练意志品质,让其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真正将教育培训的学习成果转换成工作实绩,转化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动力。(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清苑区委组织部)
编辑:张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