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孙亚楠)退休而不褪色,银发生辉守初心。自抗击疫情以来,滦平县广大离退休干部听从指挥、闻令而动、争当先锋,以实际行动打好家门口“保卫战。”他们有的协助核酸检测,有的发挥专业优势“画”说抗疫,或挥毫泼墨讴歌抗击疫情突出事迹......用行动书写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凝聚了老党员老干部战“疫”正能量,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
银发先锋“医”守心理堤坝
“靳院长,我高烧38.1、咳嗽、心慌,还感觉很焦虑,我是不是感染了?”
5月12日晚上7点多,一通紧急电话打来,正在吃饭的靳院长赶忙放下碗筷,认真倾听,事无巨细,询问症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了解到对方近期没有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没有接触他人,一直居家后,靳院长耐心地与对方沟通交流。
“放心吧,只是普通的发热感冒,你要按时吃药,多喝热水,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在家多陪陪老人、孩子,多聊聊天、适当活动活动,有助于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经过靳院长半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对方焦虑急躁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
“医护老将”靳院长是滦平县原中医院院长靳景春,他结合自身所长,为居家非必要去医院就诊的居民,线上接诊,为群众解读防疫政策,开展防控科普、健康卫生记录等服务,不辞辛苦,坚持奋战。
71岁的张德元是滦平县教体局退休干部,他是大家眼中的“乐天派”“话匣子”“老小孩”,他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通过电话沟通、微信聊天等方式,以科学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念,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让广大人民群众正视疫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堤坝”。
“夕阳”正耀“红”心彰显本色
“我对这个小区熟悉,可以更好地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老党员孟宪忠是“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今年70岁的他,主动请缨到东街社区县社车队家属楼小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当起了小区的“宣传员”“秩序员”和“引导员”,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有效、有质完成。“虽然退休了,我依然愿意为社会、为群众做点什么,我是党员干部,退伍军人,我必须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到目前,他协助社区完成了11轮核酸检测工作,累计组织发动群众550人次,入户采集1户11人次,确保居民“一个都不能少。”
“夕阳红”艺术团的老干部张福成、乔海泉主动请缨参与桥西社区中高风险地区来滦返滦的摸排管控工作,自5月9日以来,共计摸排出10名外来人员,并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管控。同时,他们每日轮流在卡口值班值守,一人查码,一人测温,风雨无阻。
当被问及这么大岁数了,在卡点坚守这么多天不累吗?乔海泉坚定地说,“党员在关键时刻就要冲在前,只要我们能守好卡、把好关,不让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进来,付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老党员的心声。
几度“夕阳”,此时分外红艳,他们时时刻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文艺老将“画”说战疫真情
疫情无情人有情,万众一心护乡城。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宣传优秀典型,鼓舞抗疫士气,为全县疫情防控贡献文艺界的一份力量。
退休老党员鲍洪全、李凤兰、马玉荣、刘金凤等4名同志,以水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全民核酸有序进行,白衣天使勇敢逆行、党员干部恪守奉公的精神面貌,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贡献,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积极发挥自身的光和热,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增添更多“安全感”。
文艺老将丁朝东、王新杰、王远龙、黄宝铭以“艺”战“疫”,通过“云”朗诵,以正能量作品《为楷模放歌》《有你真好》《抗“疫”早成功》《七律•致敬抗疫英雄》激励身边人,用诗歌讲述抗疫故事,定格感人瞬间,赞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的抗疫精神,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社区干部、公安干警等点赞助威,鼓励大家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花甲之年的身影,在一次次入户排查中穿梭;古稀之年的爱心,在一群群抗疫志愿者中传递;耄耋之年的垂范,在一个个核酸采样现场展现。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他们把责任扛起来,把标杆立起来,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大的“银发”力量。
编辑:王强